这个学期开学后,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牛泉镇刘仲莹中学面积达9300平方米的塑胶操场投入使用。
“目前,莱芜区已改造操场49块,投资达1亿余元,这得益于区委、区政府对教育的投入。”莱芜区教体局党组书记、局长丁绪峰说。
“3+1”模式提升教育投入效益
莱芜区素有尊师重教的光荣传统,2019年初区划调整后诸多建设项目亟待投资,但是新一届区委、区政府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位置,探索形成了“3+1”教育投入模式。
“‘3’为3个渠道,即‘财政单列’‘成本均摊’和‘市场融资’;‘1’指一个原则,即最大限度节约成本,最大效益发挥作用。”莱芜区教体局副局长崔立新介绍。
作为较早建立“城乡统一,重在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县区,莱芜区明确规定教育经费实行“财政单列”,确保优先发展。正是由于这条主渠道的畅通,两年完成了三大工程:覆盖1820个普通教室的照明改造工程、426套教师周转宿舍暖心工程和操场提升工程。
“在莱芜区,房地产商建设商品房须拿出一定比例的资金投入教育,我们称之为‘成本均摊’。在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审批‘居住用地’时,区教体局便核算出了开发商支付建设学校的资金比例。”丁绪峰介绍,这从机制上保证了教育投入的多渠道畅通。
科学决策解决大班额问题
“保证高质量教育投入,不仅要做好教育事业的前瞻预测,而且要做好教育规划的顶层设计。”丁绪峰说。
2020年7月,莱芜出台消除普通中小学大班额问题的文件,明确到2023年,莱芜区将投资6.79亿元,新建改建8个项目,新增建筑面积7.7万平方米,改造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新增教学班242个。
这个“解决大班额问题工作方案”源于莱芜区教体局的一份《关于“二孩”入学问题分析调研报告》。2020年初,针对生育高峰和入学高峰问题,区教体局深入调研,对今后8年内的新生儿出生数量进行了科学预测,结合在校生人数的变化趋势,对全区学位需求进行了综合分析,最终拿出了可以满足莱芜区10年内“二孩”入学问题的解决方案。
近年来,莱芜的改建新建学校都是九年一贯制学校,就是为了科学整合初中和小学的综合资源,充分利用空置教室,避免因入学高峰或低谷的波动现象导致资源浪费。
纵贯横连优化教育资源配置
“近年来,我们在优化教师资源、增强师德师能上实施了‘双向提升’计划,即纵向资源贯通,横向合作发展。”莱芜区教育教学研究中心党组书记卢法斌说。
据介绍,“纵向资源贯通”主要有3种交流模式:鼓励城区优秀教师“带队下乡”、选派农村教师“进城挂职”和安排新任教师“区直跟岗”。莱芜区通过一系列城乡师资交流互动,迅速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我到区直花园学校交流一年,崭新的环境让我大开眼界,浓厚的教研氛围让我转变了陈旧的教学观念。”莱芜区苗山镇共青希望小学教师郭健说,在跟岗中,她的教育教学能力得到极大提升。
“横向合作发展”即探索建立教科研共同体,让每名学生都享受到优质资源。莱芜区按照地域位置、基础设施、师资力量等条件,在全区划片建立了7个教科研共同体,通过共享教育教学资源,实现教育教学质量的共同提高。
在建设教科研共同体过程中,莱芜区不仅注重发挥名校名师的优势和特长,还制定了相应考核办法,对共同体成员实施捆绑评价、综合参评,使义务教育学校发展由“单干”走向“联合”,促进优质教育均衡发展,形成品牌集群,使全区高质量教育投入的效益得到最大发挥。
(记者 张兴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