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溪市新平县人民法院漠沙法庭位于新平县漠沙镇,2012年建成投入使用至今,辖漠沙镇、建兴乡和平掌乡,辖区总面积1133平方公里、人口81981人。近年来,漠沙法庭牢牢把握“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目标,创新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强化队伍建设,发挥审判职能主动融入基层社会治理格局,把大量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一线,消除在萌芽状态,努力维护辖区社会和谐稳定。2022年,漠沙法庭被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通报表扬为全省法院法庭工作成绩突出集体。
【资料图】
一支队伍建起来
让调解室充满力量和温情
漠沙法庭将政治引领贯穿于工作始终,发挥法庭联合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定期开展“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和党员志愿服务等活动,党员带头弘扬革命先辈不怕苦、不畏难和敢为人先的革命精神,在工作上不断推陈出新,积极打造“橙心”调解室,在案件审理全过程中注重春风化雨般化解矛盾纠纷,工作成效显著。2021年至今,共受理各类民商事案件1176件,审结1164件,结案率为98.98%,调撤1036件,调撤率为89%。
漠沙法庭现有干警7名,其中2名法官、1名法官助理和1名书记员,均为女性。法官们发挥女性特有的柔性力量,用温情之手抚平一个个纠纷。
把妥善处理婚姻家庭纠纷放在重要位置,让法庭成为妇女儿童的避风港,让女法官成为当事人的“知心姐妹”“知心阿姨”,最大限度保护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2021年至今,漠沙法庭受理婚姻家庭纠纷案件255件,调撤237件,判决11件,服判息诉率高达99%,既有效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又有效避免因此类案件处置不当对妇女儿童带来的二次伤害。
2021年9月的一天清晨,王女士来到漠沙法庭哭诉道:“法官,我要跟丈夫离婚,我实在受不了了,希望你们能帮我脱离苦海。”经过了解,王女士因长期遭受丈夫殴打而离家出走。该案开庭时,王女士的丈夫及其父母、直系亲属都怒气冲冲地来到法庭。
面对剑拔弩张的局面,漠沙法庭的女法官们沉着冷静,用“点对点、背靠背”的方式对双方进行释法明理,和声细语地从情理法的角度对王女士丈夫进行疏导教育,并用家庭暴力被判处故意伤害罪的案例亮明法律底线。经过2个多小时的努力,王女士及其丈夫终于就离婚事宜达成调解协议,王女士终于依法结束这段令她痛苦不堪的婚姻。
一根网线连起来
打通社会治理“最后一公里”
漠沙法庭大力推行无纸化办案,积极推进“码上解纷”工作,借助“互联网+法院”“法院+邮政”等信息化手段,开展跨域立案、网上办案,利用互联网实现应诉材料送达及线上调解工作,推进人民法院调解平台“三进”,让司法供给更符合群众的期待,满足群众多元化诉讼需求。
今年6月初,在建兴乡经营农资店的外省人陈某到漠沙法庭递交诉状,称其被当地农户拖欠农药化肥款2年多,催要多次未果。经承办法官深入了解,一批因人参果种植引发的农药化肥买卖合同纠纷逐渐呈现出来,50多户种植户均存在不同程度拖欠陈某农药化肥款的情况,涉案金额总计40余万元。
考虑到这批案件事关当地产业发展秩序,处理不当将影响乡村振兴成效,承办法官第一时间与建兴乡综治中心取得联系,共同协商决定运用“码上解纷+诉前调解”的方式高效解决纠纷,减轻当事双方诉累。漠沙法庭先行以其中6件“骨头案”作出示范调解后,把剩余未处理的批案委派给建兴乡综治中心组织调解,再由综治中心通过人民法院调解平台推送到法庭进行司法确认,赋予调解协议强制执行力。
目前,该系列案已有27件得到化解并全部履行到位,漠沙法庭将进一步加强与当地综治中心联系,积极指导,持续跟进督促化解剩余案件。
一块牌子树起来
拉近群众与法庭的距离
漠沙法庭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创新诉源治理方式,充分发挥“员额法官工作室”与基层组织的联动作用,紧紧依靠党的领导,整合乡镇综治中心、村级组织的力量,发挥人民陪审员、乡镇干部、村组干部的优势,以“员额法官工作室”这块牌子为平台,推动形成“共治”合力,实现基层治理有效目标。
延伸审判职能服务群众,把案件带到群众身边办理,把法律常识传播到村村寨寨,让人民群众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人民法庭就在身边,公平正义就在眼前。2020年至今共开展诉前及委派调解案件316件,利用巡回审理等形式指导人民调解34件次,有效从源头上化解矛盾纠纷;受邀参与法律宣讲28次,受教育人数达4500余人;巡回送达、调查、审理案件1140件次,真正成为行走的法治课堂。
2023年6月的一天,漠沙法庭接到辖区学校反映的一起校园侵权案件,为将此案给学生的影响降到最低,法官与学校老师一同连夜组织涉事学生家长进行调解,于情、于理、于法解开学生家长心结,促成当晚一次性赔偿受害学生的各项经济损失,实现案结事了人和。
一颗真心掏出来
换取矛盾双方握手言和
2022年7月,漠沙法庭仅用3天时间妥善化解云南某公司拖欠农民土地租金的27件案件,避免因农民长期拿不到租金导致矛盾升级。
“法官提出希望我们双方换位思考,相互体谅,让我们感受到法官化解矛盾的诚意。”村民白某说道。
“公司的果树刚挂果上市,如果这时候解除合同返还土地,意味着大量果树被砍掉或移走,不仅对本公司造成巨大经济损失,也不利于当地的经济可持续发展。”云南某公司负责人对法官的调解表示赞同。
漠沙法庭坚持服务大局、司法为民、公正司法,在每一个案件的办理中,以心换心,做好诉前、诉中调解和判后答疑,最大限度实现案结事了,切实在司法实践中解决好群众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法律效果和政治效果。
下一步,漠沙法庭将继续把共建共治共享作为基本原理,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与基层治理单位合力探索自治、法治、德治、智治相结合的社会治理路径,以司法保平安、促和谐,在与时俱进、创新发展中推动司法为民工作在当地生根发芽。
关键词: